夏季如何做好魚塘管理與魚病防治
發表時間:2023-07-25
夏季池塘水體溫度高,晝夜溫差較大,水體上下溫差明顯,水質變化快,特別是發生持續高溫時,養殖魚類受環境變化影響應激反應加劇,抵抗力下降,極易導致病害發生與流行,在夏季養殖過程中,魚塘管理與魚病防治需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增強魚體抵抗力。1、擴大投餌面積,避免魚群聚集;水深超過2米的池塘要減少投喂時間,一次投喂以20~30分鐘為宜。2、要堅持“定質、定量、定時、定位”投喂,補充魚體的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提高魚體的抵抗力。
【作用與用途】
1、改善水質和底質:施放水體后,迅速形成有益微生物優勢菌群,能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生長與繁殖,創造良好生長環境。
2、平衡菌相和藻相:促進綠藻、硅藻等有益藻類的生長,抑制裸藻、藍藻等有害藻類的繁殖。改善水色,穩定水質,從而有效提升水質和底質的穩定性和自凈能力。
3、有效改善養殖水體與底質環境:防止轉水(水色變紅、發黑、變濃、變清)、藍藻暴發、底質惡化等情況的發生。
4、增加免疫力、促進生產、縮短養殖期:有益菌和各種營養因子協同作用,內服可增強養殖動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時可增強飼料的防腐和抗異能力,提高苗種存活率,促進養殖動物快速生長,達到降低養殖成本,縮短養殖周期,增產增效的目的。
三、養殖密度要科學合理。要根據池塘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來放養魚種,盡可能稀放;或在高溫季節來臨前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不要采用全池拉網的方式捕魚,建議在高溫季節采用在食臺附件設置抬網捕魚,捕大放小,不僅減少了養殖容量,增加了資金流動效率,又降低了對魚體、水質、池塘生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