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蟹 如何優選蟹苗
蟹苗的選擇標準:
1、選擇本地培育的優質苗;一般土池培育的的蟹苗較工廠化培育的蟹苗適應能力更強;同等條件下,先選土池培育的蟹苗;
2、苗齡6日齡以上,淡化超過4日,鹽度降至3左右,維持1日以上,大小均勻比例達80~90%的蟹苗;不選淡化時間不夠、個體太小或大小不均的嫩苗和花色苗;
3、選擇品系純正、苗體健壯、規格均勻、體表光潔、活動敏捷的蟹苗;苗為整齊的淡黃色、晶瑩透亮,黑色素均勻分布;不選體表和附肢有聚縮蟲或生有異物的不健康苗;不選殼體半透明、泛白的嫩苗或深黑色的老苗;
4、手抓一把蟹苗,甩干水后,輕握有彈性感、沙粒感和重感;放在耳邊,可聽見明顯的沙沙聲;輕握再放開,能迅速四處逃散,無結團和互相牽扯現象,則為健康苗,否則為劣質苗;
5、將捏成團的蟹苗放回水中,馬上分散游開,而不結團沉底;連苗帶水放在手心,苗能帶水爬行而不跌落;
6、觀察蟹苗在水中游泳的活力和速度;選擇在水中平游,速度很快,離水上岸后迅速爬動的健康苗;不選在水中打轉、仰臥水底、行動緩慢或聚在一團不動的劣質苗;
7、蟹苗胃里有餌,但不多;蟹苗過秤時無殘餌雜質和死苗,苗在網箱應瀝水后過秤;
8、仔細觀察苗池中死苗的數量,如池中死苗多,尚存活者也是病苗。
扣蟹蟹種的選擇標準:
▌看體色:
體表光潔不沾污物、色澤鮮亮,顏色深淺一致。
▌看規格:
選擇品系純正、規格整齊、苗體健壯的扣蟹,規格為100~120只/斤的比較理想,規格過大,第一次蛻殼困難,損傷較重,規格過小,則生長基數不大,影響上市規格。應一次性投放,盡量避免補苗導致放苗后相殘影響成活率。手握蟹苗使其成環爪狀觀察:第一步足超過眼睛越多表示其日后成長的規格越大。
▌看活力:
活動敏捷、步足收縮自如的扣蟹,如發現步足僵直,翻身吃力和活力差的苗,要慎重購買。“磨爪”多的苗不拿,磨爪分為機械性損傷和細菌性損傷,如果“磨爪”較多為細菌性損傷,較少為機械性損傷。
▌看病害:
隨機挑3~5只蟹苗把背殼扒去,鰓片整齊無短缺、鰓片淡黃或黃白,無固著異物、無聚縮蟲、肝臟呈菊黃色,絲條清晰者為健康無病的優質蟹苗;若鰓片短缺、黑鰓、爛鰓、肝臟變小、發白糜爛、斷爪為劣質苗、帶病苗。
▌看水色:
通過看苗塘水色確定苗的好壞,如拉完水花后看水,如果水渾表示苗的產量高,質量相對較好;水不渾則說明蟹苗產量低,質量不太理想,如果水不渾的塘捕撈了較多的苗,那養殖戶就要留意是否摻了假苗或外來苗倒到塘里了。
需注意的是:確定了苗后,不要急著拿苗走人,第一次捕撈的苗盡量不要拿,因為第一次捕撈的苗老頭蟹、殘蟹、病蟹較多,須認真觀察蟹苗進籠后的情況再決定是否拿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