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給仔豬斷奶,仔豬不生病、體重大......
發表時間:2017-03-02
仔豬如果斷奶的方法、時間不對,就會容易產生應激,生病拉稀等。如何科學的給仔豬斷奶,就值得每一個養豬人花時間去研究,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談談關于仔豬斷奶的問題。
一、仔豬斷奶容易導致應激的原因及后果
科學斷奶的時間:
國外在15—21日齡斷奶,也有10—15日齡所謂的早期斷奶,早期斷奶并不完全是為了提高母豬的利用率,而是為了減少母豬和仔豬的接觸時間,預防來自母豬的疾病傳播。再結合全進全出、分階段隔離飼養、添加藥物和消毒隔離等措施達到凈化豬群的目的。
國內一般在21—28日齡斷奶,斷奶早,仔豬生長發育又不受影響,體現了一個豬場的飼養管理、飼料營養和環境控制的綜合水平。盲目追求提早斷奶會造成不良后果,一般夏秋季節斷奶可適當提前,冬春季節適當延長。
二、如何正確斷奶
1、仔豬斷奶前二到三天做好斷奶準備工作,可以用攔板讓仔豬逐漸少接觸母豬,使仔豬多吃料少吃奶;
2、做好仔豬室消毒清潔衛生工作;
3、仔豬斷奶后適當控制飼喂量;
4、做好斷奶仔豬的保暖工作,適當提高斷奶仔豬室溫度;
5、供給仔豬充足的食糟位置和清潔溫暖的飲水,飼料或飲水中適當添加抗應激營養劑;
6、仔豬斷奶時應該仍喂乳豬料,待斷奶后1—2周仔豬采食量正常以后才可逐漸改變飼料;
7、采取“趕母留仔”的斷奶方法,由原先的飼養人員飼喂,待仔豬適應獨立生活以后再轉入保育舍或與別的同日齡仔豬合并;
8、仔豬斷奶以傍晚為好,國外有人試驗,仔豬在晚間8點斷奶與早上8點斷奶相比,在斷奶后的28天內,雖然耗料增加5%,而增重卻提高6%。不管采用何種方法斷奶,斷奶時特別注意仔豬的飼料營養、飼養管理和環境控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斷奶仔豬發生下痢和水腫病,要盡可能減少斷奶仔豬的應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