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溫差大,如何喂雞更科學
發表時間:2017-08-28
1、供足清潔飲水
初產母雞對飲水需求較多,一般每只母雞每天需水100克左右。因此,應供足清潔飲水,最好采用流動水槽供水,每周還要喂給2~3次淡鹽水。
2、消毒防疫
秋季氣溫適宜病原微生物繁殖,雞易患各種疾病,因此,應搞好雞舍環境衛生,定期進行消毒:對雞舍墻壁、地面、飼管用具等,同時嚴防一切應激因素的產生。
3、嚴格控制雞舍溫度
雞產蛋的最適溫度為18℃,溫度過高或過低時,其用于維持自身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就會增多。溫度低于13℃時,就會影響蛋雞的生長發育和產蛋量。秋季高溫時蛋雞的采食量會減小,如不及時增加日糧中的蛋白質比例,就會影響其生殖系統的發育從而推遲開產。
4、濕度調節
雛雞舍要求相對濕度為55%一65%,4周齡后可降到50%左右,濕度不能過高,否則雛雞會食欲不振,推遲性成熟。另外,如果舍內通風不良,空氣中有害氣體增多、含氧量降低,會使后備母雞因發育不良而推遲開產。
5、飼喂添加劑
秋季,在蛋雞的日糧中補充一些維生素,可提高其產蛋量、抗應激和抗病能力,并能節省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