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新城疫診斷與防治措施
雞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以高熱、呼吸困難、下痢、神經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為特征。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養禽業的一種主要傳染病。本病預防的關鍵是對健康雞進行定期免疫接種,平時嚴格執行防疫規定,防止病毒或傳染源與易感雞群接觸。
臨床癥狀
潛伏期長短,與病毒毒力侵入雞體內的病毒數量以及個體的抵抗力有關,人工感染為2天~5天,自然感染時潛伏期一般為3天~5天,毒力弱的可延至20天。根據臨診表現和病程長短,病雞的癥狀可分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或慢性三種類型。
最急性型。此型多見于流行初期,突然發病,常無特征性癥狀而突然死亡,雛雞和中雛多見。
急性型。在發病初期體溫升高,一般可達43℃~44℃,病雞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消失,渴欲增加。病雞不喜走動,獨棲一隅,羽毛松亂無光澤,垂頭縮頸,翅膀下垂,冠和肉髯發紺,眼半閉或全閉,似昏睡狀態。產蛋母雞出現產蛋下降或停止,而且軟殼蛋增多,蛋殼顏色變淺(褐色蛋)。隨著病情延長,病雞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吸氣時常伸展頭頸開口呼吸。嗉囊脹滿,內充滿多量酸臭液體及氣體,將病雞倒提起酸臭液體即從口中流出。病雞常出現下痢,排出黃白色或黃綠色的稀糞,有時混有少量血液。有的病雞出現神經癥狀,如兩腿麻痹,站立不穩,共濟失調或作圓圈運動,頭頸向后仰翻或向下扭轉,有時置于背部上。最后體溫下降,不久昏迷死亡。1月齡的雞病程較短,成年雞病程較長,病死率高。
亞急性或慢性型。初期癥狀與急性相似,不久后癥狀逐漸減輕,同時出現神經癥狀。病雞翅膀和腿麻痹,表現跛行或站立不穩,頭頸向后或向一側扭曲。有的病雞貌似正常,但受到驚嚇時,突然伏地轉圈,動作失調,反復發作,終于癱瘓或半癱瘓。有的病雞因吃食受到影響逐漸消瘦,終歸死亡。此型多發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雞,病死率比較低。
診斷要點
一是雞冠紫紅色,口腔有黏液,嗉囊有水,肛門半翻呈紫紅色。二是腺胃乳頭腫脹,有片狀的暗紅色出血或潰瘍病灶,刮乳頭出現黃白色豆腐渣樣滲出物。三是典型部位,如回腸的前1/3處、卵黃蒂上下2厘米~3厘米處、十二指腸升段的后1/3處、泄殖腔及直腸的腸道淋巴濾泡出血或有棗核狀潰瘍灶。四是后期有頭部扭轉、震顫、腿麻痹等神經癥狀。
防治措施
發病后,即用清瘟解毒口服液+本草菌威+卡巴匹林鈣連續服用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