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沖洗消毒蛋雞舍?
一、要沖雞舍了,沖洗過程應遵循的原則和流程解讀
雞舍沖洗是保護雞舍環境、科學防控疾病的重要一環。在沖洗過程中,應當遵循哪些原則?應該采取怎樣的沖洗流程,以便保證沖洗質量和效果?
【雞舍沖洗】
遵循從外到內、從前到后和從上到下的雞舍沖洗原則進行雞舍沖洗。
1、從外到內沖洗
依次沖洗通風小窗、料塔和操作間,沖洗標準為無料屑、粉塵,沒有大雞毛。
2、從前到后沖洗
首先調低沖洗槍壓力,順著水簾紋理,將水簾沖洗干凈。將雞舍操作間沖洗干凈,并將污水推到雞舍糞溝內進行糞溝浸泡,確保糞溝底部被完全浸泡和側壁浸濕。然后沖洗雞舍,包括通風小窗、墻壁、墻角等。
沖洗標準為無雞糞、料屑、粉塵,沒有大雞毛。
3、從上到下沖洗
沖洗屋頂、橫梁、大坨、燈桿,沖洗籠子、籠架、蛋網、護蛋板,沖洗料車、料槽、架子腿、地面,沖洗風機。
標準為無雞糞、料屑、粉塵,沒有大雞毛。
沖洗風機時,需首先使用木頭將風機扇葉支起,禁止用磚頭等硬物,沖洗時必須遠離風機扇葉45度角以下進行沖洗,防止沖洗變形。沖洗標準為無粉塵、無雞毛,重點是風機內側和扇葉下面;
通風小窗遮光罩沖洗時要對兩側沖洗,標準是沖洗全面,防止將遮光罩沖壞;
沖洗擋糞板時,將浸泡好的擋糞板鋪放于地面,逐塊正反兩面沖洗干凈;
沖洗水簾幕布時,需將其充分展開并進行雙面沖洗。
上述物品沖洗標準均為無雞糞、料屑、粉塵和沒有大雞毛。
【糞溝浸泡】
通過“堵”糞溝出口的操作,使得“打”通風小窗和風機扇葉、“沖”過程中的水均流入各個糞溝,起到浸泡糞溝底部和糞溝側壁的作用。
待上述操作完成后,沖洗人員進入糞溝內,按照“從上往下沖,從前往后沖”的原則進行糞溝沖洗。
首先沖洗籠架內側,然后沖洗糞溝兩上沿、側壁、地面,從前往后推。標準為無雞糞、料屑、粉塵,沒有大雞毛。
【二次沖洗】
按照“沖”環節的操作順序,調低消毒槍壓力進行二次沖洗,防止水槍壓力過大導致臟物四濺。
找不容易沖洗到的位置,如大坨、通風小窗、燈桿、料槽、護蛋板、架子腿和操作間等處,確保沖洗質量和效果。
二、雞毛無小事,盤點雞毛清理的重要性與細節
空舍管理在蛋(種)雞疾病防控中作用尤為重要,高標準的空舍管理能夠有效的阻斷縱向傳播和橫向傳播,徹底凈化養殖場環境,為下批次飼養提供一個安全有利的環境。
空舍管理中,雞毛的清除是重點,也是難點,因為殘留的雞毛會攜帶馬立克病毒、組織滴蟲等多種病原,威脅很大。但是雞毛在于雞舍的邊邊角角,雞毛清除也就成為一項關鍵而艱巨的工作。如何將雞毛清理干凈呢?
收拾雞毛需要有流程、有關鍵點、有步驟、有工具,可總結為:上下內外有先后,十大位置要記牢,快慢找查四步走,三個工具不能少。
(一)、上下內外有先后
1、先上后下
以地面為分界線,地面以上為上、地面以下為下,先上后下主要是因為上方的雞毛清除時極易掉到下方糞溝,因此清除雞毛是要把上邊的雞毛收拾干凈之后再清理糞溝。
2、先外后內
主要指的是先收拾籠具、糞板、料槽、料車、暖氣管的外側,再收拾籠內,因為設備外側的雞毛會掉到籠內,所以還是要先外后里,避免重復,浪費工時,另外逐個清除可避免出現遺漏。
(二)、十大位置要記牢
本著將與雞接觸最近的雞毛以及雞毛最多的地方先收拾干凈的原則,按著籠具→水管→料槽→料車→暖氣管外側→墻面→地面→糞板→暖氣管里側→糞溝的順序逐點完成,可防止遺漏。
(三)、快慢找查四步走
清除雞毛需遵循“快→慢→找→查”的步驟。
第一步:快速清除籠具上雞毛
快速的將雞籠周邊顯而易見的大雞毛、小雞毛清除干凈。
第二步:放慢速度徹底清除籠具殘存雞毛
經過第一遍的快速清除后,第二遍需放慢速度,將第一遍遺漏的隱藏在雞毛,如卷在籠具上的雞毛,特別是最里側的雞毛清除徹底。
第三步:關注設備縫隙,尋找死角
經過兩遍的清理后,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需尋找死角,重點尋找設備之間的縫隙,比如料槽和籠具接觸的縫隙、籠具和籠架之間的縫隙等等。
第四步:徹底檢查
空舍檢查就是要檢驗以上三個步驟是否做到位,查雞毛,更是重中之重,不能忽視。檢查不能走馬觀花,要做到逐籠、逐架檢查。
(四)、三個工具不能少
工具選擇很重要,手電、塑料袋、粘毛棒必不可少。
手電可以提高亮度,更方便、快速的發現雞毛,提高效率。
塑料袋方便攜帶,不漏雞毛。
粘毛棒可延長手臂長度,將裹在籠絲上距離自己較遠的小雞毛,小絨毛粘下來,工具選擇好,事半功倍。
每一次的空場管理對蛋雞養殖都是一次考驗,考驗著流程是否合理、考驗著標準是否滿足防疫要求,考驗著蛋雞養殖是否下了更大的決心。
三、如何讓雞舍沖洗既合格、又節水?給您分享沖洗前的“八字訣”
雞群淘汰后的雞舍沖洗工作作為空場管理的重要環節,具有徹底清除上批次雞群殘留物,確保新轉入雞群生長環境安全的重要作用。
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如何在確保雞舍沖洗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雞舍沖洗用水量,進而減少生產污水排放,成為廣大蛋雞養殖企業尤為關心的問題。
現為您分享雞舍沖洗前的“八字訣”:掃、卸、鏟、捅、泡、擦、打、堵。具體內容和標準如下:
1、掃
沖洗人員使用笤帚,按照“從上往下”的清掃原則,依次清掃雞舍大坨、橫梁、燈桿、線槽、墻壁、蛋網、通風小窗、水簾、風機、雞籠、料箱、減速機、提升機、地面和工作間等可清掃處,并將掃出的灰塵、雜物等移出舍外。
該環節工作標準為將設備、物體表面的雜物、粉塵、蛛蛛網等清掃干凈。
2、卸
沖洗人員使用尖嘴鉗卸下雞籠上方擋糞板、固定在雞舍外墻通風小窗的遮光罩和水簾幕布。
該環節工作標準為將其均碼放整齊,并將起固定作用的螺絲、鐵絲等集中放置,以便于后期清洗消毒和再次安裝使用。
3、鏟
沖洗人員使用鏟糞板,將擋糞板上殘留的干燥糞便依次鏟除干凈,并進入糞溝內,使用鏟糞板清理糞溝底部、兩個內壁殘留糞便并鏟除干凈。
該環節工作標準為將擋糞板和糞溝內可鏟除下的糞便全部鏟除干凈,并將鏟除后糞便全部移出舍外。
4、捅
沖洗人員使用桿徑4.7mm,長度50m的“水線疏通器”進行飲水管內壁清理,即在疏通器一端安裝一根長30cm,直徑為28mm的清理毛刷,將飲水管以每五架為一個單位,自接頭處斷開并進行逐個清理。
清理時,將疏通管不帶毛刷一端深入待清理的五架飲水管的水簾端,一名員工手扶飲水管,另外一名員工往水管內順延疏通管,待毛刷到達飲水管入端時,手扶飲水管人員順時針方向不停翻轉飲水管,而順延疏通管人員用力將清理毛刷從飲水管水簾端牽拉至風機端。
該環節工作標準為通過毛刷的強勁清潔作用,將飲水管內壁雜質、藥物殘留等徹底清理干凈。
待“水線疏通器”清理完畢后,使用手動水往飲水管內注水,水滿后,打開后端放水閥,將飲水管內疏通下的臟東西排出。待水管出水端不出水后,使用氣泵將各架各層飲水管內殘留水和雜質逐一打出。
5、泡
沖洗人員將使用鏟糞板鏟凈后的擋糞板整齊放入盛水池內,并將盛水池內注滿水,將糞板浸泡12小時。
該環節工作標準為通過浸泡將嵌入糞板內糞便、灰塵等泡出,便于后期沖洗。
6、擦
沖洗人員使用清潔球、抹布等依次擦雞舍燈桿、料槽、小窗、減速機、提升機和水管表面等不易沖洗處。
該環節工作標準為將設備死角處和不易清掃處的雜物、粉塵等擦拭干凈。
7、打
沖洗人員身穿雨衣,使用消毒泵和消毒管,手持消毒槍,將雞舍內通風小窗和風機扇葉打濕和沖洗。
該環節工作標準為使其表面無灰塵。
8、堵
沖洗人員使用塑料袋、泡沫板、膠帶等堵住糞溝后端開口處,目的是使“打”通風小窗和風機扇葉、下述“沖”過程中的水流入糞溝后進行糞溝底部和側壁的浸泡,以便于后期糞溝的沖洗。
該環節工作標準為將糞溝出口堵嚴,最大限度減少水的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