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一定要算好這四筆賬!
要想真了解蛋雞這個行業是否賺錢,必須要做一個詳細的養殖記錄,我們經常聽到、提到還是哪個專家教授講課交流最多的不外乎以下幾個蛋雞養殖方面的指標。
例如:體重、脛長、產蛋高峰長短、料蛋比、產蛋斤兩、死淘率等,這些看似我們都知道都明白的指標。
如果你不做一個詳細的筆記記錄,你只是“憑感覺、差不多、無所謂。都一樣”等做法去搞蛋雞養殖的話,你無論養殖成功與失敗你都不會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即使你養殖年限再長、知道的理論再多,你如果沒有一個詳細的記錄,那么與養殖有關的好多東西(雞苗、飼料、管理、疫苗等)你是不知道哪個真好假好的,一旦你養殖失敗你都不知道失敗在哪個養殖環節!
下面是我簡單的教你怎樣做好蛋雞養殖指標記錄:
死淘率的記錄
死淘率的記錄可以從進雛雞的第一天的數量是多少、減去500多天正常淘汰老雞的數量、即可得出初步的整個飼養周期的死淘率,在記錄死淘率期間把人為的死淘率去掉(防疫、中暑、刮傷等),剩下的就是非正常死淘率(啄肛、細菌感染造成的零星死亡)。
根據本人多年在我縣的統計,達到雞群死淘率在5%左右的養殖戶大約占全縣養殖戶的10%左右,達到死淘率10%以上的大約占全縣養殖戶的50%以上,接近或超過死淘率20%的養殖戶占全縣養殖戶的20%-30%,這個統計數據養殖戶可根據你認識的同行交流得到初步驗證。
料蛋比的記錄
料蛋比可以從雞群剛進入90%以上產蛋率開始做起,根據不同的季節來算出不同的料蛋比,例如在春季開產的蛋雞我們就要拿同等季節的雞群做記錄對比。
料蛋比的計算要采用連續飼喂5天以上來計算料蛋比,短時間的計算是不準確的,建議一般蛋雞一個產蛋周期做8次記錄(春、夏、秋、冬各做2次記錄)即可得到這批次蛋雞的初步料蛋比情況。
根據本人初步統計,我縣蛋雞料蛋比參差不齊,即使是相同季節、相同日齡、品種等一切同等的情況下,料蛋比的差別仍然很大,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1.8:1, 2.0:1 2.1-2.36:1等幾個數據,造成相同日齡季節的雞群雞蛋成本確相差每斤幾分錢到3毛錢之間,差別之大真是讓人深思!
產蛋期90%以上高峰期維持長短的記錄
根據不同開產季節的雞群來做記錄與其對照組對比,產蛋高峰長短的記錄很簡單,你只要知道該雞群是在多少日齡進入的產蛋率90%以上,知道該雞群是多少日齡產蛋率低于90%的(暫時應激或是疾病原因除外)、即可初步了解該雞群產蛋高峰維持的長短。
產蛋斤兩的記錄
在蛋雞整個產蛋周期產蛋斤兩的計算記錄是真正衡量該批次雞群生產性能的最好憑證,同樣的產蛋周期,在國外的產蛋斤兩一般是在每只雞產42斤到45斤(年產蛋342枚每只),我國大約是在38斤左右每只。
要想達到國外的標準蛋量,該雞群既要達到一定的產蛋率又要能達到維持較長時間的產蛋高峰以及高營養帶來的理想單個蛋重,這三點環環相扣才可達到一個理想的產蛋周期。
通過記錄整個產蛋周期的斤兩才可初步衡量該批次雞群的生產性能是否符合,根據我國養殖情況與我們服務的養殖對象來看,按每1000只雞能在產蛋高峰期達到120斤雞蛋以上的雞群應該為初步符合養殖標準。
很多養殖戶應該是能體會到這個養殖水平的。
作為蛋雞養殖的投入成本來說,其實投入資金是巨大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很多蛋雞養殖戶都有資金銀行貸款。
為了您的養殖效益、為了您的養殖風險,為了您的親人以及幫助過您的好友,我們的養殖事業真的不能再“肉爛在鍋里”啦,做好詳細的記錄,從記錄中找出失誤,找出無知,找出問題出在哪里,讓我們在不斷的改善、學習中把養殖做的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