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出現畸形蛋、破損蛋該怎么辦?
1 如果只有零星的畸形蛋出現,如出現雙黃蛋,或是暫時性的,不需要處理;如出現異形蛋,可能是由于家禽個別遺傳原因所致,應仔細觀察禽群,挑出產畸形蛋的家禽及時淘汰;如出現小蛋、破損蛋可能是因驚嚇所致,飼養人員工作時動作要輕,不要隨意更換色彩鮮艷的衣服,應固定統一的工作服顏色。
2 如有大量的畸形蛋和破損蛋產生,就應引起注意。多因輸卵管炎、輸卵管功能不全或飼料營養不全、鈣磷比例失調所致。首先要調整產蛋家禽的日糧,改善飼料營養,提高飼料品質,調整鈣磷比例;同時注意添加維生素C、維生素D及微量元素錳、鋅、鐵、鈉、氯等;并及時治療產蛋家禽的輸卵管炎癥,調理母家禽的生殖系統。此外,高溫夏季,為提高家禽的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可添加抗應激制劑。
3 加強飼養管理。對產蛋家禽,除合理飼喂外,還要加強飼養管理,主要有以下幾點。
3.1 注意飼料質量,嚴禁飼料發霉變質。
3.2 創造良好的舍內環境。適宜的光照,溫度、濕度和飼養密度,是影響蛋殼質量的重要因素。以雞為例,每天的光照時間要保證14h以上,光照強度5~10勒克斯。光照不充足,會嚴重影響蛋殼質量。適宜溫度是12℃~20℃,如高于30℃,采食量下降,鈣的吸收量減少,使產蛋率和蛋殼質量明顯下降。濕度過大,密度過大,易引起應激反應,蛋殼表面出現“濺鈣”現象,使蛋殼品質下降。
3.3 保持舍內環境安靜。突然的聲響、燈光晃動、鮮艷的顏色、飼養人員的變動等都會使家禽產生應激,從而產生軟殼蛋或無殼蛋。生產中,要減少各種應激,日常管理程序應固定。
3.4 建立健全場內的規章制度。各個生產環節嚴格按章執行,規范職工的飼養行為,教育職工要愛護家禽。加強日常管理,要勤換墊料,使窩內清潔、干燥;增加撿蛋次數,每日4~5次;使用蛋盤,以減少蛋與蛋間的接觸,避免運輸過程震動過大;合理設計產蛋窩,對家禽來說,選用淺形籠,減少產蛋點到蛋槽的距離。
3.5 減少疾病的發生。如生殖道感染、卵巢炎、新城疫、傳染性氣管炎和禽腦脊髓炎、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等都會導致產蛋家禽產畸形蛋、軟殼蛋、蛋殼厚度下降等。
3.6 正確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