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雞病,應該從這幾點下手……
雞病復雜,不可小覷。想要達到準確無誤的判斷,不能只看一兩個癥狀,憑著一兩點病變,就斷然下結論。 養殖不易,應盡量少走彎路,少花冤枉錢; 所以在雞病來臨時,更加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忌慌亂無措,病急亂投醫。 遇到雞病,要想弄得清楚,搞得準,就要有全面綜合分析雞病的思維。 要系統性的考慮問題,不可片面。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全面綜合的分析雞病,究竟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有養殖戶問:雞蛋發白是怎么回事?該怎么回答? 當然不能武斷的去說,雞蛋發白是XX病,是XX原因引起的! 也許,你剛剛見到過類似的情況,是XX病,XX原因引起的。 你就認為所有雞蛋發白都是這樣。 其實不然。我們要仔細推斷,就要先了解發病過程。 雞蛋發白是突然出現的,還是慢慢出現的?是一直存在的,還是剛剛才有的? 這樣,我們就能分清楚兩個大方向: 一、突然出現的,剛剛才有的,說明是急性病,發生的快,而且以前的雞群是健康的。 二、慢慢出現的,一直都有的,說明是慢性病,雞群長期不健康,或處在亞健康狀態。 那么,處理急性病和慢性病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對待一直很健康和一直亞健康的雞群也不能用同一種方法。 這樣想,這樣做,就更加準確一點。 有養殖戶問,雞群采食量上不去怎么辦?該怎么回答? 同樣,也要先了解清楚,雞群采食下降有多長時間了? 是從小就不肯吃,還是最近才降下來。 這樣,也能得到一個基本的依據,雞群是虛弱體質,還是強健體質。 處理方法就能確定以扶正為主,還是以祛邪為主。 扶正在前祛邪在后還是祛邪在前扶正在后。這些都很關鍵。 經常有養殖戶微信里發來圖片,一個或幾個死雞的解剖圖片,讓看看是什么病,該用什么藥。 此時,斷不可只看圖片而不了解群體癥狀,就盲目下結論,開藥方。 因為那個死雞不一定能代表全群,也許它是個弱雞,也許它是久病體虛,也許它死于意外。 此時一定要了解清楚,雞群整體狀況如何,采食量有無變化,糞便有無變化,精神狀態有無變化; 呼吸道聲音如何,產蛋率怎樣,死亡率有多高,死的雞是肥是瘦,是急性死亡,還是慢性死亡,等等一切; 你能想的到的群體癥狀,都要聯系起來,不可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曾經,筆者遇到這樣的例子不少。 看解剖死雞,好像病情很嚴重,搞得人神情緊張; 但是再了解過或觀察過大群癥狀后,感覺沒什么大事,死雞也許是漏防,也許是意外。 所以讓養殖戶不要著急,再觀察一兩天,看看究竟會不會發展。 結果一兩天過去,相安無事,三四天過去風平浪靜。 如果要是當時一看見死雞,就慌亂起來,幾千塊錢的藥早就下去了,那不是浪費嗎? 也許你還會說,你看,藥到病除!其實他根本就沒病。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防疫做的好壞,和治病的難易程度有直接聯系。 大家都知道,在做疫苗時有一句話: 防重于治,防了不一定不得病,但是至少,防了過后,發病輕,得了病好治。 所以在給雞群下結論,在給養殖戶拿主意的時候,一定要理清思路,了解防疫情況,用排除法梳理病情的難易程度。 如果說,某個疫苗確實沒有做,出現疏漏,而雞群正好又是這個病,那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雞群沒有基礎免疫,治起來相當困難,要跟養殖戶講清楚,治還是不治,要有個清醒的,共同的認識。 不可糊里糊涂下藥,糊里糊涂的花錢,害了養殖戶也害了自己。 好多病,都是飼養管理不當搞出來的。 比如不敢通風、舍不得通風,悶了。 比如不會通風,通風過大了,吹了。 比如貪圖多養,或者沒準備好雞舍,密度大了。 比如,指手畫腳的人太多,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程序搞亂套了,等等、等等。 這些,都能給我們判斷疾病提供線索,找到根源,從而找到最佳解決辦法。 切不可一看雞群呼嚕咳嗽就上呼吸道藥,一看雞群拉稀就上腸道藥,那都是糊涂的做法。 這樣的例子,筆者也經歷了很多; 有時候改善一下雞舍環境,轉移一下雞群,通通風,加加濕,雞群癥狀就變好了,問題就解決了。 在那種時刻,所有人的心里都是高興的,養殖戶高興; 因為沒有亂花冤枉錢,我高興,因為我又增長了經驗,提高了技能。 某個特定區域,某個特定時間段,也許會流行某種特定的疾病,這是需要我們經常去了解的。 比如:有人打電話說,雞群有怪叫,像傳喉,又像流感,不敢確定,問怎么辦? 我還在十萬八千里之外呢,就憑這么個癥狀,怎么斷定? 要別的線索又要不來,因為當事人不會解剖雞,找不到線索。 此時,我會問一句,你周邊附近現在傳喉發病率高不高? 他說:高,到處都是。行了,那你這個也跑不了,趕緊接種傳喉疫苗吧! 他說:不高,沒聽說誰家得傳喉。 那就要再仔細斟酌一下,問問其它情況,不能輕舉妄動。 所以,疾病流行動態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線索,很有價值,對綜合判斷疾病很有幫助,要放在心里。 遇到從外觀癥狀難以分析清楚得問題,當然還是要解剖一下看。 要把解剖病變同所有癥狀結合起來,理清思路做綜合分析,這也是比較準確的。 只是,解剖要仔細,所有的內臟器官都要過濾,都要經過仔細觀察; 千萬不可一剪子下去,看到了包心包肝,看到了腹膜炎,就斷定是大腸桿菌; 看到了氣囊炎就斷定是支原體; 看到了腺胃出血就斷定是新城疫。 病變相似的疾病有很多,鑒別診斷很重要。 一個病變不能說清楚,就要拿更多的病變來串聯,系統分析。 更加不能遺漏,任何一點小小的遺漏,都可能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如果解剖了十個雞,個個病變不相同,那就要再結合群體癥狀,找到相同點,找到主要病因。 總不能看見十種病變,就下十個結論,就治十個病,那養殖戶還不得瘋了。 最后,有實驗室診斷能力是最好的,做一下抗體檢測,分離一下病毒細菌,更加科學的分析疾病,更加接近真相。 但是我們大多數工作在一線的技術人員,是沒這個條件的; 那也要有這種思維,必要時可以去求助別人嘛,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