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氣濕不正常,雞群一樣容易出問題?
養殖環境由許多因素構成,最重要的是氣溫、氣濕、氣流、氣壓等為代表的空氣環境。
在關注氣溫的同時,還要關注一下氣濕、氣流和氣壓等其他幾項空氣環境指標。如果氣濕不正常,雞群一樣容易出問題。
一、 什么是氣濕
近地空氣層在任何狀態下都含有水汽,這些水汽來自海洋、江湖等水面和植物、潮濕土壤等蒸發。衡量空氣潮濕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濕度”, 簡稱氣濕, 表示空氣水汽含量的多少。
在養雞生產中,最常用的是相對濕度。相對濕度,指空氣中實際水汽含量與同溫度下飽和水汽量之比, 用百分率表示, 即相對濕度 (%)= (實際水汽含量/飽和水汽量) x100。
二、氣濕高低對雞的影響
雞的適宜生長相對濕度一般為50%-70%。為正確分析和掌握氣濕對雞的影響,可以認為70%以上即為高濕, 超過90%即為過高濕度;低于50%為低濕,30%以下為過低濕度。
1、低溫+高濕或過高濕度,雞的散熱大大增加
加劇低溫對雞的不良影響,雞體容易散熱,潮濕空氣使雞的羽毛潮濕,保溫性能下降,雞體感到更加寒冷,加劇了冷應激。為保持體溫,雞群日耗料會增加,料蛋比變大,飼料轉化率顯著降低,養殖成本大大增加。
如果嚴重,雞群健康狀態被破壞,引發大腸桿菌病和消化道疾病。
2、低溫+低濕或過低濕度
有利于雞減少散熱,以保持體溫正常, 可以減緩低溫對雞的不良影響。
3、溫度適宜,但濕度過高,對傳染病的蔓延較為有利
一旦發病, 病情也較重, 死亡率較高。很多實驗證明, 濕度過高,能促使致病性真菌、 細菌和寄生蟲的發育。如南方梅雨季節, 飼 料、墊料在濕度過高的情況下易于發霉, 使雛雞群爆發曲霉菌病;濕度過高,還有利于球蟲病的發生與傳播。
4、氣溫適宜+濕度過低, 影響雞群健康
如相對濕度在40%以下時, 可使雞的皮膚發生干裂,呼吸道黏膜水分減少,從而減弱皮膚和呼吸道黏膜對微生物的防御能力。此時,因空氣干燥使灰塵尤其是帶菌灰塵大大增多, 因此呼吸道發病率升高;
特別是育雛育成雞群,極易出現呼吸道病久治不愈的現象,從而造成IB免疫保護率下降,開產后出現產蛋不上高峰,或蛋品質量差等。
另外,濕度過低,雞群的羽毛生長不良,易發生啄癖現象。
三、雞舍中氣濕的來源
雞舍,尤其是封閉舍內的水汽含量,經常高于舍外。
舍內水汽來源于三個方面:
第一,隨外界空氣進人舍內的水汽,約占舍內空氣水分總量的 10%-15%。
第二,由雞體排出的水汽,包括雞群呼吸排出和皮膚蒸發的水汽,以及雞糞蒸發的水汽。這類約占75%。在新鮮雞糞中,大約有75%-80%的水分,其含水量隨氣溫的降低而增高。
第三,地面、墻壁、水槽水面、舍內設備、墊草蒸發的水分,約占 10%-15%。
舍內相對濕度,也隨舍內氣溫的變化而變化。
四、如何判定舍內濕度
雞舍內濕度是否適宜,可以用干濕球濕度計測定,也可根據人進入雞舍內的感覺和雞的表現來判斷。
如果人在雞舍內有濕熱感,無鼻干口燥;
雞精神狀態良好,脛、趾部細嫩有光澤。雞群活動時,基本無粉塵飛揚,表明濕度適宜。
聯系電話:0311-8546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