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雞肉藥物殘留,背后的秘密!
藥物殘留是指用藥后蓄積或存留于畜禽機體或產品(如雞蛋、奶品、肉品等)中原型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包括與獸藥有關的雜質的殘留。
主要有以下危害:
1、長期食用獸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后,當體內蓄積的藥物濃度達到一定量時會對人體產生多種急慢性中毒。
2、動物機體長期反復接觸某種抗菌藥物后,其體內敏感菌株受到選擇性的抑制,從而使耐藥菌株大量繁殖。
因此謠言不脛而走......
謠言:肉雞養殖中大量用藥,因此雞肉中藥物殘留嚴重,食用會影響健康。
真相:雞肉藥物殘留在我國肉雞生產的特定階段確實是存在的!!!成為制約我國雞肉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上世紀我國肉雞業快速發展階段,利用塑料大棚養雞,雞舍的保溫性、密閉性差,沒有通風等環境控制設備,特別是在冬季為了節省取暖費用而降低通風量,造成雞舍內環境質量差,肉雞發病用藥是不可避免的。再者,許多雞場的技術員為藥廠的銷售員,用藥量受到一定利益鏈影響。藥費一度達到每只1.5元左右(含消毒劑、疫苗、微生態制劑等)。
而進入新世紀后,大型龍頭企業從重視藥物預防,轉變為加強環境質量的控制,取消養殖場的用藥權限等措施,用藥量顯著降低,目前養殖水平較好的龍頭企業的藥費降至0.5元左右,基本實現了不用口服抗生素等藥品。而且,國家頒布了《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殘留最高限量標準》,特定藥品國家都有規定的停藥期,肉雞出欄前需要停藥,實現肉雞對藥品的代謝排出,以滿足產品質量要求。同時處于養殖成本的考慮,養殖戶在出欄前7天就停止用藥,過了休藥期,一般來說就不會監測出有藥殘了。
作為養殖戶我們應該如何控制藥物殘留?
▼
一、嚴格用藥管理是關鍵措施
-
要根據雞只健康情況和抗體監測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從而控制各種疾病的發生,減少用藥量。
-
對選用的一切藥品,包括抗球蟲藥、抗菌藥、消毒藥,都必須經化驗室進行藥物殘留分析,絕不允許含有進口國規定的藥品,如克球粉等。
-
加強技術服務力度和用藥管理,通過對藥物殘留危害性的宣傳與教育,使每個肉雞飼養單位和飼養戶了解到擅自濫用藥物的害處和嚴重后果。
二、飼料
-
飼料中添加劑的添加標準要嚴格按照農業部有關飼料和添加劑標準添加。進口國禁止使用的藥物(如多種磺胺類藥物、喹乙醇等)應禁止使用或用其他高效低殘留藥物代替。
-
加藥飼料和非加藥飼料不可混放,肉雞生產的末期飼料內不應含藥物。因此,各個時期的飼料不可混放在一起,以免誤用而造成藥物殘留。末期飼料至少要在肉雞宰殺前7天使用。因此,更換末期料時要先徹底消除前期飼料,并清洗料桶、食槽等及其他設備。
-
加強飼料物保管,防止飼料受潮霉變。飼料單位和飼養戶存放飼料時要格外小心。貯藏時選擇干燥通風的場所,并經常檢查(如夏季多雨季節)。不允許將飼料、藥品、消毒藥、滅鼠藥、滅繩藥或其他化學藥物堆放在一起。貯存飼料的場所要盡量衛生干凈,消滅蒼蠅、老鼠等。不要把霉變的飼料飼喂肉雞,否則可引起肉雞疾病并招致有害毒素殘留。
三、飲水和消毒藥的安全使用
肉雞的飲用水不僅要檢測微生物含量,還要檢測有害物質的含量(國內的肉雞飼養單位和飼養戶幾乎做不到這一點)。細菌含量超標的尚可通過消毒措施來挽救,而有害物質超標只能廢棄。消毒藥在肉雞生產中和其他藥品的使用一樣,選擇時不僅要考慮其有效性,也必須檢測殘留藥物含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