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蛋雞“凌晨死”你該知道的事兒!
近幾年經常有新產蛋雞發生猝死的報道,對于這個病很多人有不同的解釋,但很少有系統的分析,本病一般發生于進籠不久的新開產母雞和高產雞,以炎熱的夏季多發,所以有人稱之為夏季新母雞病,又由于其發病死亡比較突然,所以又稱之為產蛋雞猝死癥,又因為發病的產蛋雞以籠養為主,表現疲勞無力和癱瘓,所以還稱其為產蛋雞籠養疲勞癥,又因為往往表現產蛋困難, 死亡時有尚未排出的硬殼蛋滯留于輸卵管內,所以還可稱之為籠養蛋雞產蛋困難綜合癥。原來關于“凌晨死”有這么多名字,其實只要防止得好,這個病一點都不可怕,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
1、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發生在產蛋雞,以初產雞和產蛋高峰雞多發,產蛋率越高死亡率越高。雞群時而出現癱瘓的病雞,如發現及時,挑出癱瘓雞放到室外可恢復。往往在天氣突然變熱時發病較多,當地所有的雞場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夜間發病死亡較多,一般在早晨喂雞時才發現死雞,死亡雞往往表現出泄殖腔突出,以肥胖雞發病比較多見。
2、臨床癥狀
開始可見雞群中出現站立困難病雞,挑出后發現跛行、癱瘓,跗關節蹲坐、翅尾著地、腿向后伸,軟弱無力,有的放到室外可以恢復。病雞產蛋顏色變淺,蛋殼變薄,有軟皮蛋,產蛋率有所下降。當天氣炎熱時發現個別雞猝死,往往在夜間發生死亡,第二天早晨喂雞時才被發現,這時蛋殼強度不一定表現出什么變化,蛋破損率也不高。死亡雞只泄殖腔突出、淤血,雞冠發紫,倒提時有的口中流出粘液。
3、剖檢變化
卵泡充血、出血,肝臟發黃、腫大、淤血,有出血斑;輸卵管充血、水腫,往往有尚未排出的硬殼蛋滯留于輸卵管泄殖腔前。肺臟淤血,有時可見出血點,心臟擴張;腺胃糜爛、潰瘍,腺胃壁變薄或穿孔,腺胃乳頭流出黃褐色液體;腸道出血,腸黏膜脫落,內容物呈灰白色或黑褐色。腹部脂肪有出血點,肥胖的雞發病較多。
4、發病原因及機理
新母雞階段各種應激增多,如轉群應激、免疫應激、換料應激、光照改變應激、產蛋生理應激,而生長發育仍在繼續。這些應激使各種營養因子損耗增加而相對缺乏,導致機體抵抗力的下降,出現應激綜合癥。
天氣悶熱,雞群密度過大,雞舍條件差,通風不良,導致缺氧,使血液的攜氧量降低,導致供氧不足,從而表現出一系列的變化。雞群在高溫下,呼吸頻率加快,大量二氧化碳流失,導致體內pH 值上升,出現呼吸性堿中毒。血液粘稠度增高。雞舍夜間關燈后雞群要繼續排尿散熱,血液水分迅速減少而粘稠,心臟壓力增大,心力衰竭導致死亡。
夏季熱應激時,鈣磷代謝加快,需鈣量加大,對鈣的要求增高,而當飼料中鈣磷缺乏供給不足時,引起機體發生鈣磷代謝障礙,導致瘸腿、腿趾軟弱無力,引起癱瘓。
因鈣的缺乏導致神經傳導障礙,引起肌肉無力,肌肉神經麻痹導致癱瘓或偏癱加快;
同時鈣磷的缺乏也能引起輸卵管、腸道平滑肌收縮無力,導致胃腸道和輸卵管的松弛,從而因食物和代謝產物的刺激導致胃腸道發生卡他性炎癥、糜爛、潰瘍、穿孔,輸卵管收縮無力,導致硬殼蛋或軟殼蛋滯留,進一步導致心臟壓力加大,甚而引起死亡;
熱應激造成雞只體溫升高,由于新母雞羽毛豐厚,晚間活動量減少,且一般無風,熱量不易散出,所以在凌晨1~2 點死亡增多。
5、防治措施
育成雞向產蛋雞過度時,飼料和光照的改變要循序漸進,盡量減少換料應激和光照應激的強度,使雞群平穩地過度到產蛋階段。
應保證日糧中的營養濃度足夠高。由于現在養雞的各種應激比較多,疫苗免疫次數和強度增大,應激導致各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蛋白質需要量也增多,免疫的目的是為了產生特異性的免疫保護,降低飼養密度,加強通風換氣,減輕熱應激,防止高溫缺氧。
大型雞舍應采取縱向通風、濕簾降溫,效果較好。飼料中加入維生素C 和多種維生素,以增加機體抵抗應激的能力,應特別注意鈣、磷、維生素A 和D 的補充。
發病嚴重的雞群,為降低血液粘度、減輕心臟負擔,可在深夜開燈1~2 次,讓雞只飲足夠新鮮的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