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宇的“減抗”故事
1、征宇制藥成立于1999年,成立之初,征宇劉總一個電話打給他一個在乳企化驗室工作的師兄,才知道乳企為了生產酸奶,牛奶基本上是“無抗”的。因此,90年代的牛奶無抗基本上是乳企推動的。
2、90年代,雞蛋仍然是婦女坐月子的主要蛋白食物,一天7、8枚,一個月下來200多枚。2009年,征宇劉總開始猜想:國家該出手控制雞蛋藥殘了,也就是始于2009年,征宇制藥決定在行業率先啟動“(非抗生素非化藥)動物保健服務商” 的企業定位,并在行業開創性的把“動物疾病治療”=“治” 病,“動物疾病預防”=“防”病,把“動物保健”=“抗”病,將“引領動物‘抗’病新時代”列為公司的使命。當征宇一介入豬藥市場,養豬行業習慣把“抗生素預防”叫“抗生素保健”,對這一極不科學的稱謂征宇公司十分困惑不解,一直感興趣想知道他的出處,到底從何說起!還有豬業的“抗生素三針保健”,姑且不論“保健”的叫法是否科學,單就仔豬腸道菌群建立的關健時期,打上“三針”抗生素到底對腸道菌群建立和后期生長有何影響,不得而知!為理解方便,征宇善自將 “治療動物發病”=治“已”病,把“預防動物發病”=治“未”病,把“調理動物亞健康狀態,提高抗病力”=治“無”病,征宇公司劉總甚至把“做動物‘治無病’健康養殖終生推動者!”作為自己人生的職業宣言!其中,免疫增強劑是“治無病” 的主力,可讓動物達到“少病不死 多生 快長” 的生產目標,也就是在2011年,經科技部門申核批準,征宇公司成立了致力于“免疫增強劑和免疫保健技術研發和創制”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自90年代,行業習慣把肉雞養殖分為“合同雞”和“社會雞”, “合同雞”原則上出口歐盟和日本,嚴格控制藥殘,“社會雞”原則供國內消費,不控藥殘;也是2009年,征宇劉總想肉雞控藥殘國家也總該出手了!但真正意義上的出手,應該是2017年才全面開始。
4、近年來,行業內“減抗”“無抗”的呼聲和稱呼十分盛行,但所謂的“抗”大都指的是“抗生素”,有一類抗菌的“化學合成藥”同樣應該歸到“抗”的行列,卻一直被忽視!出于有效區別的需要, 征宇把公司定位叫“(非抗生素非化藥)動物保健服務商”,還好,農業農村部提出所謂的“減抗”,明確的指出“抗”泛指“抗菌藥”,“非抗生素非化藥”的稱呼雖然啰嗦,但這樣更顯得尊重科學,與農業農村部的所指不謀而合。
5、雞蛋真正意義上控藥殘,應該從徐州某人銷售有藥殘的雞蛋而領到10萬元罰單這一事件開始的,該事件也可以算是國家出手控藥殘的里程碑式事件,打響了全面控藥殘的第一槍!自此,全國控藥殘檢藥殘全面展開!再就是2018年農業農村部開展的全國范圍內的“減抗”行動,可謂是影響深遠,意義非凡!
6、在“減抗”路上,征宇也在不斷償試和不斷努力,2009年,征宇制藥重新梳理和確立了“動物保健戰略”: 主要發展以免疫增強劑為核心,以中獸藥和微生態制劑為重要組成,以營養類功能保健產品為重要補充的動物保健產品體系;兼顧發展以獸用新型緩控釋制劑為核心的預防治療產品體系。并長期致力于打造免疫增強劑、發酵中藥(減少氮磷排放,提高消化率)、緩控釋制劑(減少抗菌藥使用,提高療效)三專業產品領域的專業優勢!
7、有人稱:人醫管人,獸醫管“人類”! “減抗”利國利民,關乎國計民生,呼吁所有獸醫工作者,務必堅守獸醫的職業操守,守護動物健康,保衛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