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抗蛋,想說愛你不容易
前段時間,先是國內土雞蛋“抗生素殘留超標”事件被媒體曝光,并在網絡和微信上紛紛被轉載,引起了行業不小的震動和社會的普遍關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踵而來的又曝出歐洲的“毒雞蛋”事件,又在行業引起了不小的振動,據傳,國內還真有不良商家將“氟蟲腈”用在蛋雞養殖上,把“糞便不長蛆不生蟲”作為賣點,經查閱相關資料,氟蟲腈對人有一定的神經毒性和生殖系統毒性,聽起來還真讓人有些后怕。 始于2009年,征宇在行業率先倡導動物保健的養殖理念,后來,一接觸豬藥,行業有人居然把“抗生素預防”稱謂“抗生素保健”,還真讓人懷疑這樣稱謂背后的目的和動機,征宇后來被迫在“動物保健”前加上“非抗生素非化藥”的定語,以示區別!
蛋雞行業和乳品行業相比,最大的區別是雞蛋作為初級農產品,像蔬菜一樣,勿需深加工,直接可上市交易,家庭人人會制作食用,故雞蛋監管和規范難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而乳品行業,牛場牛奶需通過大廳上交到乳品企業,經乳品企業加工后形成產品,一般才會上市交易。就這差別,“無抗蛋”卻比“無抗奶”遲到了起碼20年,嚴格意義上的“無抗蛋”時代還未真正到來。 在八、九十年代甚至二十一世紀初,雞蛋一直是產婦的主要蛋白補充品,甚至可以說是主食,一天下來,起碼要吃到6枚以上,當時我作了個假設,如果一家雞場持續用一種抗生素,該孕婦又恰巧吃上這個雞場一個月的抗生素蛋,對孕婦和嬰兒的影響可想而知,當時,乳品企業沿用“發酵法”檢測“抗生素奶”,乳品業基本步入到了“無抗的”的時代,而無抗蛋時代則姍姍來遲。 “無抗蛋,想說愛你不容易”,還好,“無抗蛋”的治理風暴己經刮起,去疾尚需猛疴,近期,征宇“一個蛋”牌“激蛋散”銷量一個勁往上竄,間接也能說明些問題! 養殖行業有三炎,解決好一炎,都將是豐功偉績一是奶牛乳房炎,二是蛋禽輸卵管炎,三是母豬子宮炎,顯然,用抗生素還是很奏效的,但會產生抗生素奶和抗生素蛋,無抗療法,效果仍比不上直接上抗生素,用過抗生索消炎的雞蛋,鮮亮有色澤。作為無抗療法,“中藥”就目前而言,還算一個相對較有市場的解決途徑,但“中藥”在發展路上故事也是蠻多的! 可以坦承的講,征宇中藥從來沒有添加過西藥,這一點,是征宇一直堅守的,有同行給我傳授密笈:前些年,有些企業通用做法是批量買進金銀藤,粉碎后通常加痢菌凈,效果好,利也大,因此,市場上有些企業中藥產品,無論什么名字,顏色和氣味都是一樣的,還有企業把買到的提取過的中藥藥渣,晾干粉碎后加入西藥……,安國一供應商打來電話,“你需要草粉嗎”,“草粉”!中藥家族真沒聽說過有“草粉”這一號,經他解釋,才知好多企業把花生、紅薯藤蔓打成“草粉”作“中藥載體”,也有專門調撥出售提取過“中藥渣”作“中藥載體的”,聽起來還真有些意思,現在,隨著監管越來越嚴厲,還好,以上現象在行業己無處遁形,但我想說的是,“無抗蛋”,藥品規范是個重要前提,做藥先做人,做藥還真是個良心活! 2016年、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列為主旨任務,2016年,一號文對“健康養殖”內涵也作了深度解讀,生產真正意義上“無抗蛋”,且保障養殖效益,“健康養殖”將是繞不過的坎,從當前而言,“健康養殖”有三方面內容:立體生態的養殖環境、營養均衡的全價飼料、科學規范的動物保健,我2009年就開始在行業呼吁非抗生素非化藥動物保健,尤其蛋雞養殖,“安全蛋”應該放在養殖首位,這一天,還是來了,我甚感欣慰。 “無抗蛋”,愛你沒商量!“無抗”路上,算我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