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B殖場成功靠什么?
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句話雖然有點老套了,但是用于形容當今飛速發展的畜牧業,卻是真真切切,毫不夸張,它直截了當的說明了養殖業所存著巨大的風險,只要從事過跟畜牧相關行業的人都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比如2005年我國發生強毒禽流感疾病,一夜之間數十萬只家禽滅絕,給養殖者造成慘重損失。
目前,養殖場的家禽疾病的發病率遠遠高于散養,其主要原因在于散養雞能夠占到幾千甚至幾萬平方米,散養雞呼吸著新鮮的氧氣,沐浴著陽光的溫暖,而集約化的養殖品均每平方米養到7-8只,就環境而言是沒有可比性的,加之我國目前養殖技術還處于落后狀態,這些都是導致家禽發病疾病的誘因。一定時期內,我們很難改變高密度養殖的現狀。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做好規模養殖場呢?
就針對這一問題我咨詢了不同養殖規模的人,有人說養殖場需要現代化的養殖設備,有的人則說需要有好的獸醫,也有的人說需要好的獸藥產品,更有人說需要一個好的管理者,這些說法各有千秋,大多是根據自身的需求總結出來的。他們所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還不夠全面。就當前養殖現狀分析,筆者認為養殖場健康發展需要如下幾個具體必備條件。
一、健全培訓體制
目前我國養殖場的飼養員大部分來自農村。
他們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畜牧知識的講解,對于飼養管理就像是一紙天書,不知從何著手,不知設備的使用方法,更不知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
所以作為領導者必須適時的給他們以學習時間和學習機會,來充實他們的頭腦,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教會他們如何做好總結,互相學習、互相激勵,同時不要忽略他們的精神世界,投其所好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二、激勵敬業精神
規?;B殖場最不容忽視又最容易被忽視的是員工的管理與激勵。這種忽視的直接后果就是員工敬業精神的缺失。
在規模養殖場,作為飼養者如果缺乏了敬業精神,作為飼養者該消毒了不消毒,該通鳳了不通風或者通風不合理等等這些敷衍的行為都會是家禽發病的潛在誘因,他可能會造成這一批家禽的損失,但是作為管理者如果缺乏了敬業精神,那么他將是整個養殖場的劊子手,最終將養殖場送上斷頭臺。
要實現以上目標,作為養殖場的管理者就需要同員工進行良好的溝通,員工有了怨言要及時化解,有了矛盾要及時處理,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是他們能夠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并且自動的去完成。
三、改進養殖觀念
先進的養殖觀念是未來養殖業向現代化進軍的必經之路,是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養殖場的每一位員工都要有接受新鮮事物的心態,不能說風就是雨,而要有一種嚴謹的學習態度。
比如說,前幾年大部分養殖者都沒能理解消毒的含義,消毒對于他們來說大多是無用之事,不消毒還好,消毒了反而家禽得病了;他們往往不去尋找為什么消毒反而得病的原因,倒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消毒工作上。隨著養殖業的發展,如今消毒在規?;B殖場已成為重要工作之一,同時也注重了消毒液的選擇和應用。
比如說,一些微生態制劑和微生物制品的應用,以前都是被人們所忽視的問題,總是認為這些都是沒有效果的產品,用了只會增加成本。但是今天卻成了養殖業預防疾病的主流。
這些就是行業進步、人們意識增強的象征。因此先進的養殖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不停地探索和發現。
四、豐富技術管理
在一些發達國家里一個飼養員可以飼養10萬只以上的家禽,而我國平均每個飼養員還不到1萬只,這個差距不單單是設備的差距,更是管理技術水平的差距。
因此,豐富的管理經驗是養殖場發展的第一步,也是生產中必備的法寶,缺乏了管理經驗整個養殖將無法正常運轉。
現在,動物疫病不斷變異,而飼養技術也沒有固定的格式,因此就如何提高飼養管理來預防疾病的發生,是一門永遠看不透的書。這就需要養殖場既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保健免疫程序,又要吸納其他養殖場的精髓,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與時俱進,與需俱進。
五、嚴格管理制度
制度,是團體組織共同遵守的一種辦事規程,是職業道德的一種自我約束,也是激勵員工激發潛能的一種措施。沒有制度管理迷失了方向,權利失去了威信,沒有了制度工作失去了激情,所有的一切將處于癱瘓,我行我素,失去了團隊的力量。工作必須做到分工到人,各負其責,否則就會風波不斷,糾紛不停,養殖場也將處于崩潰邊緣。
養殖場首先是一個企業,因此制度也是必須的。規模養殖場的生存靠機遇和技術,但是規模養殖場的壯大一定要靠規范的制度。
總之,養殖場的良性發展同樣很其他行業一樣,不是獨立的某一事物,它既需要個部門間相互配合,也需要嚴格的管理制、嚴謹的工作態度。所以?,F代化的養殖設備是發展養殖事業的基礎;好的獸醫是為養殖場保駕護航的白衣衛士;好的獸藥產品則是控制疾病的堅實后盾;一個好的管理者則是養殖場的命脈,他是激勵員工努力工作最好的法寶;員工的敬業精神是干好工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