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蛋雞行情走勢和動保企業的應對策略
自1985年以來,我國蛋雞業發展速度迅猛,雞蛋總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談起蛋雞行情,基本上呈現出三年一個周期的行業特點,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場調節、供求關系的變化,在供求關系的調整及改變上,尤其在求大于供時,供需平衡有一定的延遲現象,原因在與蛋雞業的自身特點,蛋雞的飼養周期為一年半;中國小規模散養為主,主體為中國農民盲目跟風,養漲停跌現象嚴重;再者,種禽企業根據雛雞的供求變化而調整養殖規模和經營行為而產生的延遲效應,從而使蛋雞業基本上形成三年一周期的行情特點。
2007年上半年,蛋雞養殖戶大部分掙了錢,2008年、2009年引發養殖戶補欄熱情,2009年出現虧損,同時有飼料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也有經濟危機的影響,使09年養殖業虧損面加大,2009年下半年疫病威脅的影響,掏雞現象較多,2010年節后,及時存欄不大,受蛋價上漲延遲的影響,養殖戶未見盈利,預計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蛋雞業會回暖,樂觀的話,2011年全年的行情都將會不錯,2012年行情會逐漸下行,存檔會達到一定的水平。
養殖周期表現出三年一周期的特點,同時受節日、糧價、疫病的影響,用曲線表示行情變化,出現鋸齒狀的起伏和規律性的波動。蛋雞養殖行情規律呈現三年一個周期的特點,雞蛋價格在這幾年的趨勢是一路上揚的,但蛋價上漲不代表盈利水平提高,受物價上漲、飼料成本增加、防疫成本和治療成本的增加,同時也受到勞動成本的上升。但總體趨勢,蛋雞業由90年代的利潤可觀行業已演變為微利行業,90年代曾出現的一只蛋雞一年盈利40多元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在下半年的養殖中,還應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中國宏觀經濟有所回暖是個利好因素,工業化和城鎮化在中國提速,也是利好因素,意味著雞蛋消費的宏觀總量增加,對養殖會起到促進作用,但今年下半年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西南干旱,糧價會有所上漲,會導致飼料價格提高,養殖成本提高,一旦出現雞蛋價格相應上漲的時間延遲,會影響養殖戶收益,但無論怎樣,均不會影響2010年和2011年的行情利好預期。
蛋雞業發展二十多年來,中國蛋雞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了諸多特點:
一、出現了“北”向“南”移,“北”降“南”增的特點;
以河北省為例,同樣也出現了養殖區帶轉移,老養殖區的棄養,新養殖戶區的發展,養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經濟發達的地區棄養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力發展形成鮮明的對照。對于全國的格局,出現了北方總量減少南方總量增多,主銷區總量增多,主產區總量減少的現象。
二、“協會”化、“合作社”制、公司化的趨勢明顯;
為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實現有效的“專業化分工”集體闖市場,提高市場預測和分析能力,充分提高抗市場風險的能力,蛋雞養殖業“養殖協會”化、“養殖合作社”制,從南到北,如火如荼的展開,且冒出了一些有規模、有實力的大公司,預計這種模式也將成為主流,通過“協會”、“合作社”的整合,養殖效率會大大提高。
三、養殖“規模化”,經營“品牌化”趨勢提速;
“小規模大散養”越來越難以在養殖業中立足,原因是低效率和粗分工,不能適應當前蛋雞業微利經營時代。因此,中國除出現了數家規模型農業化產業龍頭養殖企業外,養殖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集約化趨勢明顯。再者,雞蛋經營和生產者品牌意識增強,開始關注品牌為雞蛋帶來的溢價能力和對產品帶來的信任以應對消費者強烈的品牌意識,經營品牌化不斷走向快軌道。
四、疫病真正成了蛋雞養殖健康發展的一大困擾;
現在疫病尤其是老養殖區的疫病,成了困擾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治療成本由90年代的每只七、八毛上升為現在的3元左右,吞噬了養殖的利潤,甚至有可能對雞群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尤其老養殖區的養殖戶,家禽一旦發病,短期不可治愈,就會恐慌性的淘汰??梢灾v,不論是蛋雞行業,就是肉雞和豬等行業,疫病目前也是困擾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一個因素之一。
五、預計提高的土地成本、環保成本、勞動力成本,會促使蛋雞養殖業向集約化方向發展增速;
毋庸置疑,工業與農業爭地,住宅與農業爭地,畜牧業與傳統農業爭地,中國土地供應緊張已是不爭事實,相比而下,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環保成本將會不斷提高,會推增雞蛋價格,同時會作為蛋雞行業集約化的一個助推器,促使蛋雞養殖集約化發展。
目前低迷的蛋雞業行情,對獸藥業沒有影響是十分困難的,盈利水平低會造成養殖戶不舍得投入藥品,出現小病不治,大病小治,久病淘汰的現象,加之當前存欄也不高,獸藥容量偏小,現有的獸藥企業加之不斷增加的認證企業,無疑都會引起銷量的萎縮,但筆者認為,養殖行業有波峰就有波谷,從事了十年的本行業,已屢見不怪,關鍵是獸藥企業能將從容應對,別人難過時,你能過,別人好過時你過得好,競爭的是眼光,拼殺的是優勢,關注的是企業在行業中的位置,當前的蛋雞養殖業,對獸藥行業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經營公司步履艱難,部門企業人走樓空,一部分毫無優勢和市場基礎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傊?,獸藥產值容量的降低,對獸藥行業是最直觀的影響。
蛋雞行業唯一不變的是一切都在變,獸藥行業服務于養殖行業,猶如毛和皮的關系,“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是“唇”和“齒”的關系,唇齒相依,唇之齒寒。因此,應對蛋雞行業的變,獸藥行業也要相應的調整,否則,不識時務,被淘汰是必然的。
六、對于蛋雞養殖的“協會化”、“合作社化”、“公司化”以及蛋雞養殖的規?;图s化,獸藥企業應采取積極措施,實現“渠道多元化”的變革;
為降低成本和提高溢價能力,全國各地紛紛建立養殖協會、養殖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規模養殖場,已不再從傳統的“經銷商”渠道購買產品,而利用自身能力同獸藥生產企業直接合作。獸藥企業傳統銷售渠道受到威脅,如果死抱著“經銷商”這一單一渠道不放,可以想象獸藥企業前景黯淡。因此,應對渠道多元的變化,獸藥企業采取不同系列的產品,不同的銷售策略應對,且下達力度開辟多元化的渠道,積累經驗。同時,將“定制化”思想滲透進產品開發思路,開發出滿足不同渠道需求的產品,在這一方面,征宇公司則開發系列規模養殖場產品,開辟規模養殖場的銷售渠道,也已初見成效。
七、產品開發重點由側重于“治療”向“治療和預防”兼顧,由側重于“高利潤”向“低利潤”轉變;
養殖規?;图s化發展,養殖場規模擴大和專業化防控水平提高,其防控水平提高,其防控重點由治療轉向預防,因此,要求獸藥生產企業產品研發“治療藥物”向“治療和保健藥物”兼顧轉變,作為養殖企業,其注重防控成本的控制和壓縮,利用自己的溢價能力,選擇物美價廉藥品,獸藥企業間的價格戰也是在所難免的,同時,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對于養殖行業來講,獸藥成為了一種價格日趨敏感的投入品,獸藥行業也應面對微利的現實。不靠單品高的利潤,而要靠量的規模來獲利。獸藥企業間價格戰競爭的結果是部分企業發展壯大,銷量提升,部分企業關停并轉,出現悲喜兩重天的局面。
八、迎合蛋雞養殖行業的養殖規律和行業特點,區別設定好不同階段的策略和目標,確定不同的銷售重點和渠道策略;
蛋雞行情差時,養殖戶(場主)對獸藥的投入十分敏感,對價格也十分敏感,甚至出現惜投心理,在此情況下,獸藥企業的銷售重點是強化服務、穩定渠道,產品推廣傾向于價位較低的保健類和營養類藥品。同時,穩定養殖戶甚至銷售隊伍的從業信心,另外,強化服務手段,真正為養殖戶(場主)著想,想方設法降低投入,最大限度減免損失。同時,引導用戶針對行業周期特點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蛋雞業行情好時,養殖戶(場主)對產品價格敏感度降低,關注雞群的健康,舍得投入,企業銷售重點側重于推廣治療方案,服務重點側重于推薦治療和保健方案,“保健康謀高產”,強調產品線的合理規劃和及時供應上。在行情由淡向旺轉變時,及時預見,建議合作客戶及時應對。
九、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狠練內功,積聚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效率,推動獸藥行業的整體水平提高;
蛋雞養殖業發展有方向,有趨勢,整體是養殖效率不斷提高,競爭力不斷增強,有人類就離不開蛋雞養殖業,有養殖業就有獸藥業。獸藥業的發展也是有影響和有趨勢的,向高效優質的方向發展,換句話換說,放在社會的大系統當中,耗用社會資源成本最低,為社會貢獻最大,就是趨勢,獸藥企業無論何時,都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更多的擁有自我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錘煉先進的文化,積極創造核心優勢,不斷積累核心競爭力,堅持共贏和社會化營銷,推動本企業乃至推動獸藥行業的整體水平提高。
十、升級服務,拓展服務內容,真正有助于養殖企業的健康發展,真正實現共贏;
獸藥企業在奉獻一流產品的同時,在輸出顧問式銷售和獸醫技術服務交流的同時,可以再養殖場產品(雞蛋)的產銷上,以及養殖技術革新升級上,以及在雞苗、飼料供應信息上等方面,均提供強有力的能切實解決對方問題、提供實質性幫助,下些功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贏。
十一、“經銷商”模式的渠道仍為一重要的主體銷售渠道,強調開拓養殖場渠道的同時,并不是忽視“經銷商”渠道的維護和拓展,同樣也要提供優質的服務,針對行情特點調整產品銷售重點和服務重點;
十二、調整產品結構,為未來做好準備;
蛋雞行業的變化趨勢,將來注重保健和食品安全的話,動物專用抗生素的用量將增大,抗生素的整體用量會減少,營養類和中藥類產品用量將增加,用藥的類別比重會發生變化。目前,消費者對雞蛋愈來愈高的要求,要求獸藥企業根據行業發展趨勢作出應對措施,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做好產品規劃,及早儲備產品優勢。
十三、應對蛋雞行業的趨勢,謀好全國市場,及時調整重點。
蛋雞養殖業的區帶轉移現象,要求獸藥企業積極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做好戰略調整和市場兵力布署,起初養殖主產區養殖量降低,起初的主銷區現在發展的如火如荼,起初的北多南少到現在的北方在減少,南方在增多,以及蛋雞業經濟較發達區域向經濟欠發達區域轉移,迎合這些變化,獸藥企業需要及時調整渠道策略和重點。
還是那句話,只有破產的企業,沒有破產的行業,蛋雞業和獸藥業更是蛋雞行業有規律,獸藥行業有趨勢,只有認識規律和迎合規律,方可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