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技術人員要具備三“商”
在現有的經營和競爭模式下,獸藥技術人員從事的技術服務就是以技術知識為支撐,為了更好的配合(商品)產品的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務工作而由廠家派駐在基層提供技術指導、技術傳授的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服務性工作,時代發展和市場的需要,要求技術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營銷知識及協調、應變能力等等,概括說就是三“商”——智商、情商和逆境商。
智商(IQ)是人對科學知識的理解;
情商(EQ)是人有效管控情緒并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逆境商(AQ)是人面對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長能力。
一、崗位決定了技術人員具備三“商”
目前的市場競爭一是企業的競爭,二是技術服務的競爭。對于禽藥企業而言,不管是企業競爭還是服務競爭,都需要企業從上到下具備三商,尤其是對于技術人員而言,由于技術服務由以前客戶“要”轉變成現在廠家“給”,一“要”一“給”反應了基層對技術服務需求的飽和,經常會出現一個門店有3-4個廠家派駐的技術人員。面對這些競爭,優秀的技術人員要想在一個門店一個市場完成長期派駐任務,必須具備三“商”,才能用專業、溝通和堅強完成本職工作。
二、客戶要求技術人員具備三“商”
客戶專業水平的提高會加大對廠家派駐技術人員的要求,除了要具備相當高水平的專業技術外,還要時刻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把工作變成用心感召的過程,并利用個人影響力拓寬市場服務區域,為更多的養殖朋友服務。服務的效果是讓養殖戶滿意,這個滿意不僅指的是結果滿意,還包括服務的過程、溝通等環節的滿意,這會對于技術人員知識結構的多元化,技術的精通、營銷的藝術提出了要求,要求我們能熟悉掌握顧客心理學等多學科的主旨,且能靈活組織運用,市場的需求就要求技術人員不斷拓寬拓高自己的各類“商”數。
比如,在服務期間遇到有些不能正確理解技術服務工作的人:由于市場行情稍淡,技術員A連續好幾天出去沒怎么賣貨了,這天,剛從養殖戶那回來,B(女老板)又板著臉冷嘲熱諷:“這天天不賣貨以后飯也省得吃了”。A呢?心態很好,接過話茬就說:“嫂子,人是鐵飯是鋼,不吃飯可不行,這幾天我開發了幾個新戶,估計很快會上量的,我們一定要養精蓄銳”!此時的矛盾和尷尬立馬全消。加上A技術水平很好,平時又勤快,很快開發了不少新戶,扭轉了淡季局面,也感化了B,從此雙方配合得很默契,門市業績也越做越好。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到,技術人員的智商重要,情商和逆境商也不可少,關鍵是遇到問題多找原因,尤其是從自身,通過三“商”的打造,影響環境,提升業績。
三、行業要求技術人員具備三“商”
隨著養殖水平和規模的加大以及疾病防控難度的加大,基層要求高水平專業技術人員的呼聲會越來越高,疾病發展迅猛、復雜化,要求技術人員加強專業自律,加強道德修養方面的學習,要時刻站在基層客戶的立場上快速、準確提供方案導向,把損失降到最低。
藥品耐藥性的增多,對技術人員也是一種挑戰,要綜合考慮疾病發展過程中的用藥史、疾病發展規律等,也就是說技術人員要把病脈號準,又要下對下好方案,爭取把基層客戶損失降到最低,爭取利潤最大化。
同時,伴隨著養殖利潤空間縮減,養殖朝著規?;⒓s化方向發展,技術人員就從提高自身競爭力入手,與現代化畜牧業接軌,貼近最基層,實現渠道下沉,拼搶終端,提供全面優質服務,由單純服務型向綜合顧問方向發展,因此對行情預測、疾病特點及發展規律等要有科學的見解,甚至包括啟發養殖用戶早日步入品牌化、市場化、產業化的運作。
此外,技術人員大部分都是專業院校畢業的大學生,戶口在城鎮而身在鄉村工作,但行業和工作性質決定了技術人員常年出差在外,服務在最基層,需要錘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體能。工作場所的不定期更換免不了會出現生活方式、語言溝通等方面不適應、不習慣,加上基層生活乏味、枯燥,這就要求技術人員要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協調溝通能力等,每派駐到一個市場要盡快投入到工作當中。
最后,獸藥技術性強,企業間競爭不僅需要管理升級,產品研發升級,更需要企業服務升級,升級服務使技術服務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但會在模式和內容上不斷更新和進步,這就要求技術人員要時刻保持旺盛的學習勁頭,有豐富的創新意識,為所需客戶提供有價值的訊息,提供超價值服務。
對于應屆畢業生從事技術而言,要盡快完成由莘莘學子向社會人、企業人的轉變,要盡快培養三“商”, 就需要角色意識的強化和轉變-----
做好心態的轉變,由在學校時向父母伸手“要”到現在的主動“給”,先給別人想要的,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
認清自我,換位思考,一切沒能解決的困難都是“我”造成的,我是一切的根源;
“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向別人學習,彌補自己的短板;強化訓練,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轉自《獸藥市場指南》第5期